编制预算的原则是什么
1. 实事求是原则 :预算编制应基于实际情况,不夸大收入、低估支出,确保预算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2. 客观公正原则 :预算编制要有客观的标准,不能受人为干预,确保预算的公正性。
3. 动态平衡原则 :预算编制应注重动态平衡,使预算中的收支平衡,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4. 科学决策原则 :预算编制应根据客观数据在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科学决策,确保预算的可操作性和预期结果。
5. 可行性原则 :预算编制要符合实际情况,根据客观条件及社会发展要求,真实可行。
6. 有效性原则 :预算编制要符合国家或组织所确定的目标,将预算与目标实现相结合,并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
7. 公正性原则 :预算编制要根据社会公平的要求,保证部门的预算支出的公正性。
8. 灵活性原则 :预算编制要灵活处理,适应市场经济及改革开放的要求。
9. 完备性原则 :预算编制要完备,即预算应当符合国家关于预算管理的各项规定,支出细目有效,各项内容应当相互衔接,不缺项。
10. 合法性原则 :预算编制要符合《预算法》和国家其它法律法规。
11. 真实性原则 :对每一项收支项目的数字指标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加以测算,力求各项收支数据真实准确。
12. 稳妥性原则 :预算编制要稳妥可靠,确保预算的稳健性。
13. 重点性原则 :在安排项目支出时,优先考虑重点和急需项目。
14. 监督原则 :预算编制过程中要求透明化,公开化,对预算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检查,确保财政资源的有效投入,避免浪费。
15. 公开性原则 :国家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必须公之于众,置于民众的监督之下。
16. 可靠性原则 :每一收支项目的数字指标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依据充分,资料确定,不得假定、估算,更不能任意编造。
17. 完整性原则 :所有财政收支都要反映在预算中,不得造假账、预算外另列预算。
18. 统一性原则 :所有地方政府预算连同中央预算一起共同组成统一的国家预算,设立统一的预算科目。
19. 年度性原则 :预算收支起讫的有效期限通常为一年,反映全年的财政收支活动。
这些原则共同构成了预算编制的基础,旨在确保预算的合理性、有效性和透明度,以支持政府的财政管理和实现其经济目标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预算编制中如何平衡动态平衡原则?
2024年预算编制有哪些新原则?
如何确保预算编制的客观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