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plc的漏型与源型的区别

plc的漏型与源型的区别

plc的漏型与源型的区别

源型接法和漏型接法是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输入端常见的两种接线方式,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电流的流入和流出方向:

1. 源型接法 :

电流从PLC的输入公共端(COM端或M端)流入。

通常适用于高电平有效的信号,即当输入信号为高电平时,信号为ON。

在某些情况下,源型接法可以等效于在输入模块外部连接一个电池,电池的正极连接到模块的公共端。

2. 漏型接法 :

电流从PLC的输入公共端流出。

通常适用于低电平有效的信号,即当输入信号为低电平时,信号为ON。

漏型接法可以等效于在输入模块外部连接一个干电池,干电池的负极连接到模块的公共端。

选择源型还是漏型接法取决于所使用的传感器类型以及所需的信号极性。例如,使用PNP型传感器时通常采用源型接法,而使用NPN型传感器时则采用漏型接法。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PLC厂商可能对源型和漏型的定义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参考具体PLC的用户手册来确定正确的接线方式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PLC漏型接法适用于哪些类型的传感器?

源型接法在PLC应用中的优势是什么?

PLC接线图和电路图的主要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