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眼家山松竹”的出处是哪里
引言: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家国情怀与个人情感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陈著的《水调歌头(寿颐斋兄安世)》这首词,以家山松竹为引,展现了对家乡自然景色的怀念和对兄弟情谊的珍视。这样的诗词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也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族和家乡的深厚情感。
相关问题:
1.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家国情怀是如何被表达的?
2. 陈著的诗词如何体现了他对家乡和家族的情感?
3. 家庭和家乡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相关答案: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家国情怀通常通过描绘家乡的景物、回忆家族往事或表达对亲人的思念来体现。陈著的这首词正是通过“满眼家山松竹”这一意象,表达了对外祖家和自然环境的眷恋,以及对兄长的深情。这些情感的表达,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家族和家乡深厚情感的体现。
进一步思考:在这样的文学作品中,我们不仅能看到个体的情感世界,也能窥见整个家族和社会的文化特征。家国情怀不仅仅是对家的思念,更是对一种文化传统的承传和对历史记忆的维护。了解这些,不仅能够增进对古典诗词的理解,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
“满眼家山松竹”出自宋代陈著的《水调歌头(寿颐斋兄安世)》。
“满眼家山松竹”全诗
《水调歌头(寿颐斋兄安世)》
宋代 陈著
风骨最魁岸,宇宙更宽平。
□人皆道,天上南极寿星精。
随意后园花木,满眼家山松竹,尽可适平生。
门外底须问,好占菊轩清。
听乡评,义方训,莫如兄。
元方既玉就□,更要季方成。
不使尘劳顿挫,他日功名入手,当不负椿庭。
不见窦谏议,教子有余荣。
作者简介(陈著)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