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完整语句(必先劳其筋骨)
很多人对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完整语句,必先劳其筋骨不是很了解那具体是什么情况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瞧瞧吧!
1、意思是:所以上天要把重要的任务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时,一定先要使他心志苦恼,是他的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
2、原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先秦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译文: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6、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7、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
8、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被消灭。
9、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10、赏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11、孟子所举的例证是舜帝、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六人。
12、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成为《孟子》最著名的篇章之一,后人常引以为座右铭,激励无数志士仁人在逆境中奋起。
13、其思想基础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英雄观念和浓厚的生命悲剧意识,一种崇高的献身精神。
14、是对生命痛苦的认同以及对艰苦奋斗而获致胜利的精神的弘扬。
15、创作背景: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国君实行“仁政”,要与民“同乐”。
16、孟子的思想学说就是著作《孟子》。
17、《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对话体著作。
18、其显著特点一是气势充沛,雄辩而色彩鲜明;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事理。
19、此文选自《孟子·告子下》。
20、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争,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要奋发图强,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21、这篇文章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
本文【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完整语句(必先劳其筋骨)】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